试验包现存质量问题
2.4 M包结构不合理 2.4.1 引线式M包 引线式M包常见的做法是热电偶线一端套上套管再焊接铜片或铁片插入填充料中,热电偶线连同套管穿出包装袋,包装穿孔处用胶粘封口。问题1:GB/T 8059-2016并没有要求M包热电偶线埋入填充料时线的端部要焊接铜片或铁片,这种做法完全是出于插入热电偶线时导向、定位的需要。实际上,铜、铁和试验包填充料热物理性能差别极大,埋入铜片或铁片是不合理的,影响试验包比焓的准确性。问题2:热电偶线加套导管引出至包装外,是因为热电偶线与包装袋难以粘合,靠套管粘合塑料袋,但导管内外连通,破坏了包装的密封。问题3:从M包中引出的套管粗硬,与包装袋用胶粘合后胶粘凸起明显,影响试验包整齐排列码放。并且粘接处应力集中、强度较差,热电偶线的牵拉很容易造成包装开裂破损,导致M包很快报废。
2.4.2 插管式M包 插管式M包的插管多为是铜管,之所以选择插铜管,是因为铜管价廉易得,管口容易翻边成型,而如果使用塑料管需要投入昂贵的模具。但由于铜管的管口翻边都是采用手工,翻边宽度只有1~2mm,且工艺粗糙,一致性差,只是翻成喇叭状,翻边根部达不到90º,在插入试验包后覆盖在包装上的面积很小。问题1:违背了GB/T 8059-2016中关于M包要求“应注意采取措施使外界的热传导减至最小”的原则,铜具有优良的导热性,50mm长的铜管两端几乎等温,插入铜管中的热电偶线测得的温度并非真实的试验包中心温度。问题2:插入M包内的铜管严重破坏了试验包的密封,造成M包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短。
这些结构不合理的试验包由于长期使用,同样造成了不少使用者的盲目认同,以至于在采购M包时明确要求热电偶线端部要焊接铜片或铁片,插管式M包也要求插铜管,全然没有注意到GB/T 8059-2016中对M包要求“应注意采取措施使外界的热量传导减至最小”的原则。
2.5 试验包硬度弹性不够 GB/T 8059-2016对试验包规定了尺寸、重量,对硬度、弹性没有具体要求,但是如果试验包硬度、弹性不够,使用和存放时很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尺寸超差严重时就要报废。有的明显偏软的试验包,如常用的500g规格,即使一块单独立起来放置,不承压,自己也会瘫软变形,这样的试验包很难正常储存、使用。有的用户对已经变形了的试验包尝试整形,甚至专门开发了整形模具,但是已经严重变形了的试验包很难再整回到标准的尺寸和形状,只能报废。
3
试验包质量控制方案
试验包存在的上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冰箱性能检测、能效分级、新产品开发,质量低劣的试验包不但指标不准确,性能不稳定,并且使用寿命短,加大了试验包的使用成本。因此,迫切需要对当前的试验包质量进行规范,严格质量要求,明确试验包各项关键指标的控制范围。推荐指标如下:
(1)冻结点为-1℃的试验包水分含量应在76.42%±0.3%,冻结点为-5℃的试验包水分含量应在72.44%±0.3%。
(2)冻结点为-1℃的试验包冻结温度范围应在-1℃±0.05℃,冻结点为-5℃的试验包冻结温度范围应在-5℃±0.05℃。
(3)包装材料使用层压薄膜或综合性能不低于层压薄膜的其他材料,试验包和M包均使用真空包装。
(4)引线式M包不得埋入金属片,引出线部位应平整,引出线方向施加2公斤拉力,引线不可拉出,包装不能破裂。
(5)插管式M包不得使用金属管。
(6)将4块尺寸为50×100×100(mm)的试验包垂直向上码放,24小时后最下面一块厚度变化不大于1mm,厚度变化的试验包自由放置24小时后应基本恢复原状。
4
结论
试验包作为冰箱性能测试的负载,其准确度关系到整个冰箱行业的质量控制。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生产统一标准的高质量试验包作为标准样品在全行业推广应用,对于冰箱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GB/T 8059-2016,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8059-2016《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宣贯教材[M].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来源:《家电科技》2019第六期
.jpg "640.webp (5).jpg")